>首页> IT >

每日热点:我用ChatGPT写周报,卷死了同事

时间:2023-02-13 10:54:30       来源:财经十一人

用形式主义对抗形式主义,魔法打败魔法

文|顾翎羽


(相关资料图)

编辑|余乐

ChatGPT,时下最火的人工智能聊天工具,号称可以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模式来对话,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

当有些人还在傲慢地认为ChatGPT输出的内容是“人工智障”“废话连篇”时,最卷的打工人们已经火力全开,将其用在了职场内卷里。

打开各种App,关于如何利用ChatGPT的推送让人审美疲劳。专家喜滋滋告诉大家:ChatGPT可以用来做PPT、写法律文书、回邮件等等——主要针对一些不需要动脑的信息加工场景,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不是专家告诉我,我都没意识到职场上不需要动脑的场景原来这么多。

有朋友说,他用ChatGPT一小时就写完了过去要写一周的抖音视频脚本;有朋友用ChatGPT润色自己公司的新闻稿,该新闻稿竟然本身也是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对话产品。

不过,要论最适合使用ChatGPT的场景,那还得说是互联网大厂内卷文化的精髓——写周报。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同意这一点。

“周报是废话的大成,而ChatGPT就是一个废话文学生成器。”一位互联网大厂中层告诉我。

高明的聊天机器人简直是一个不会累的申论写手——最擅长先给出核心概念,再按照“总分”的结构进行回答——备受推崇的金字塔思维也不过如此吧。

看上去,这是一场用最擅长形式主义的AI对抗形式主义,魔法打败魔法的双赢。

魔法打败魔法

一些聪明人已经用ChatGPT划起了水。

Stanley是一位生活在上海的外企猎头主管。最近他发现,原本不善笔头功夫的下属汇报文档忽然写得漂亮起来。他在公众场合表扬了下属,对方却很坦诚告诉他,“是AI的功劳。”

Stanley并没生气,因为他也用AI回老板的邮件。老板的回复则是“well done”(干得好),不知道是不是用AI回复的。

Stanley表示,他是一个懒人,而越懒的人,就越擅长寻找助力。工具就是这样被不断使用而改进的。

一些测试发现,即便是需要理解力的领域,ChatGPT在某些场景下的表现也远远优于普通人类。例如,它可以根据指定作家的风格写出剧本,模仿专业咨询师给出心理咨询意见,为木讷的男生给心爱的女生写一封表白,并且还紧扣女孩的特点。

有研究认为,与人类相比,ChatGPT的回答更严谨、客观和扣题。人类总是倾向根据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给出回答,并且喜欢引经据典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而ChatGPT的回答则更切题,善于给出更独立、直接和结构完整的回答。

如果不要求短句,ChatGPT会给出更正式和富有条理的长句。这种“AI腔”的文风甚至也是可以调整的。Stanley说,他在使用ChatGPT来回答老板邮件时,通常会在写出第一版邮件之后告诉它,“不要这么严肃,语气再随便一点。”

一些律师表示,以法律领域为例,目前ChatGPT智能程度还远远不够,但随着语言模型和数据库的完善,它确实有望承担相当一部分初级的文书处理工作。

“不过,只要AI不能承担责任,就永远不可能替代律师。”一位律师表示。

也就是说,ChatGPT和人的回答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在于,它的回应是机械式的,而不具有目的性。它如果语气强硬,是因为人类告诉其“要强硬”;它如果语气柔和,是因为人类告诉其“要柔和”。

不是,也正是这一特性——呈现文本而不需要为决策担责,让深受汇报之苦的打工人看到了解放的可能。

一位大厂员工告诉我,他的周报长度通常在3000字左右,项目较多时甚至能达到8000字-10000字,内容涵盖工作、复盘、学习、下周计划等等。老板曾经对他明说,他不如团队里另一个同职级女生升迁快,就是因为周报做得不如人家。

“过去每个周六我都在加班,加班就是为了写周报,用了ChatGPT后,这部分时间就节约了,女朋友很开心。”

他向我展示了自己用ChatGPT写出的工作成果,表示AI只需要稍加修改就可以达到团队里那位同职级女生的水准,“就是要长,长句要多,一个模版翻来覆去套在不同的项目里,反正老板是没有时间细看的。”

文山会海已经不再是某一行业的特性。周报文化的本质,还是工作内卷加剧,导致了自上而下的汇报文化盛行。尤其是当业务增速放缓时,市场、公关、人力等支持性、非业务部门内卷尤其严重,就表现成了周报越写越长,员工们在冗余的工作总结里寻找工作的存在感。

一位大厂员工透露,在他们公司,很多团队会专门安排一个正式员工,每周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汇总、整理周报。

他所在的公司有位部门市场中层,以擅长汇报著称,每周要求下属从周三就开始准备本周周报。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自然让公司CMO(首席营销官)非常满意,经常公开表扬这位总监业务反馈得好。不过,这份1万字左右的周报,最终读者可能也就CMO和市场总监自己。

AI剥削人类了吗?

技术不但没有解放劳动者,反而增加了工作量,延长了工作时间,这一状况并非始自今日。

日本学者森冈孝二在《过劳时代》里提出,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前半期的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工厂引进并普及了大机器生产,每小时的产量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但工人的工作时间却并未减少,生活状态也未得到改善。

不仅如此,由于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很多工作不再要求男性劳动者有熟练的技能,工匠靠工具和手艺吃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他们从前多少还可以以技艺为本钱,和老板讨价还价,如今也不行了。此外,由于机械化的普及,工厂开始大量招聘工资低廉的女工,为了生计,有些家庭甚至让孩子在工厂做童工,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担心失业,工人之间的竞争加剧。

芭芭拉·格尔森在《电子剥削工厂》里则更加直白地提出,从过去的产业革命到科学管理方法,近代经营管理原理的实质就是将劳动过程中的管理权和决策权转移到更高一级组织,将熟练工人转化为非熟练工人。

如今,写字楼办公室的白领阶层正面临同样的情况。也就是说,技术革新的同时,白领阶层逐渐被转化为不用花钱培训的、容易替代的、非熟练的、廉价的、低专业性的劳动者。

“一颗螺丝钉。”Stanley说,他仍旧对AI工作效率表示乐观,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工作上。至于其他,他表示这不是打工人应该思考的事情,“螺丝钉为什么要思考那么多?”

迪伦·罗伯茨认为,ChatGPT将使知识型员工如今从事的普通任务自动化,这样他们就可以专注于更有价值的任务——更有价值的事情是否在未来由于AI的强大而不再有价值,他没说。

一些人认为,ChatGPT生成的结果只是基于大量语料的训练,因此可靠性和安全性均存疑,这也是其只能辅助一部分人类工作而无法替代的原因。

另一些人则忧心忡忡。在采访过程中,一些年龄更大、职业经历更久的受访者认为,ChatGPT解放的是人类的模仿能力,并没有提高人类的创新能力,反而对信息的辨别和筛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就是说,ChatGPT并没有直接改变生产力和交流效率,却削弱了人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像PPT的出现一样。”一位资深的咨询业人士表示。他认为,PPT的初衷是好的,但是PPT文化发展到现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工作量。本来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事,如今也需要套在一个精美的模版里。我们抱怨PPT,但囿于职场规则,又无法挣脱。

事实上,他以咨询PPT精美而著称,并因此获得了客户的好评。

2月2日,微软官方表示,旗下所有产品将全线整合ChatGPT。除此前宣布的搜索引擎必应和Office之外,OpenAI服务将允许开发者访问AI模型。

也就是说,利用ChatGPT一键自动生成100页文字满满当当、制作精美的PPT,就要近在咫尺了。

一位资深的互联网从业者在采访中对此现象表示既期待又忧心。他认为,技术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信息传递链条中的一个加工环节。在未来,AI对这种节点的替代作用更明显。对普通人来说,应试能力的重要性下降了,工作对理解力和创造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也许是当下打工人面对AI不安的源泉——毕竟,对现代职场的大多数人来说,理解力和创造力,已经被忽视很久了。

“看完这些如何利用ChatGPT搞钱的课,我好像更焦虑了。”一位受访的互联网公司员工表示,“效率革命就要来了,这一次,什么样的人能不当炮灰呢?”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对于AI可以替代的纯技术类的工种,竞争加剧,甚至职位消失是一种必然。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在这场洪流中觉得无可适从。

我问自己在体制内工作的朋友黄老师是否用过ChatGPT,对方表示没有,但是很关注。当我告诉他此工具很适合用来帮助写文本时,他笑了笑:“那就不必了,我们不允许上外网。”

在国企从事文员工作的莉莉也非常自信。她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围绕文书展开。与很多人认为ChatGPT废话连篇适合用来写公文不同,她认为,就算看似每一篇文书都有套路可循,但自己的工作永远无法被AI替代。

因为写作真正的难点其实是在文本以外:理解领导意图。“这意图,领导可不会用问题明着告诉你。”莉莉说。

不过,她也赞同ChatGPT能够在某些场景下助力她解决工作问题,“比如一篇文书需要修改10遍的时候,你只需要try again就好了。”

“修改,对我们这行来说不是文书的需求,是管理的手段。”

作者为《财经》记者

关键词: 形式主义 也就是说 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