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断加强检查,保障市民食品安全。图为惠州干净整洁的肉菜市场。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食品和药品安全是最基础的民生。18日上午,一场主题为“深入推进食品药品综合治理,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惠州市食品药品安全新闻发布会在惠州新闻发布厅举行。
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政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总监钟喜源、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书记叶丽娟、市卫生健康局四级调研员张玉娟、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支队长翁文智等参加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通报了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情况,并就社会关心的问题释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惠州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紧紧围绕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入推进综合治理和风险防控,不断提高监管针对性和靶向性,健全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构建食品药品社会共治格局。“过去一年,惠州在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获评A等次,今年更是被国家食安办列入第五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总体形势平稳向好。”刘政振介绍。
●南方日报记者 张峰
风险监测+专项整治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食品药品安全要有保障,完善检测体系的搭建必不可少。在发布会上,刘政振介绍,该局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对往年抽检不合格产品、投诉举报频发的产品、不良反应监测提示可能存在风险的产品进行抽检,坚持以发现问题为靶向,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有效防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
通报内容显示,在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门完成农产品检测11万多批次(含速测),合格率达99.25%,其中定量检测9825批次,合格率达98.66%;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抽检35119批次,不合格811批次,不合格发现率2.31%;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346544批次,合格率达99.04%,发现问题食用农产品3330批次,销毁快检问题产品3570.68千克;完成药品抽检700批,合格率99.7%,实现惠州市生产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剂品种抽检覆盖率100%。
“全面压实闭环管理,抽检不合格批次产品均及时依法处理,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他介绍,全市不断强化专项整治工作,连续开展“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和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深化检测和强化高压督导,有效将不符合安全标准和不规矩的经营者清出去,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已累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80247户,检查覆盖率达97.44%,发现风险隐患8678个,完成处置8590个,完成处理率达98.99%。同时共计出动执法人员近27000人次,检查“两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13300家次,排查出风险隐患点933个,多种手段促整改,对风险隐患点全部销号,实现监管闭环。
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深化督查压实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市场监督、公安等多部门协作工作也不断在升级。
翁文智介绍,通过严格落实“四个最严”,统筹疫情防控和破案攻坚,持续推进“昆仑2022”“利剑”“云剑”“亮剑”等专项行动,连续破获生产伪劣酒水等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食品药品典型案件,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截至今年11月,全市涉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立案2148宗,涉案金额约1.76亿元,公安部门刑拘162人,逮捕82人。
网格机制+溯源管理
持续完善监管体系
在督导机制有序建立的同时,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管控体系的搭建则更有力地推进安全监管工作系统化。
“食品药品安全无小事,不能有任何疏漏的角落。”叶丽娟介绍,针对该项工作,农业农村部门当前已经搭建起了网格管理措施,按照“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管理机制,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目前已建立镇级网格72个,村级网格879个,划分主体4948个,构建了“事有人管,活有人干,责有人担”的监管机制,畅通基层治理“微循环”。
不断推进的农产品溯源机制和信用分级管理也在加速地推动企业规范经营。有序建立食用农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监管模式,同时将企业由优至劣划分为A、B、C三级,实行分类监管,以及创优打造一批知名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品牌。
截至目前,全市已开证主体1922家,用证82.3万张,用证产品38万吨,追溯成效初显;有707家生产主体实施信用评级监管;获“二品”认证单位63家,认证产品8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15个。
市场监管部门则通过会同教育部门有序强化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系统常态化应用,建立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推广运用食用农产品溯源系统,以及推进食品销售风险线上动态分级管理等措施的实施,推进校园食品、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风险等方面管控能力的全面提升,实现监管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
与此同时,部门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渠道也将进一步得到完善,让消费诉求得到有序表达,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得到有效处置。
钟喜源介绍,该局当前基于12315平台运作机制,已实现了“六统一”,包括统一平台、统一机构、统一制度、统一研判等。建立起了“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服务机制,有力构建安全舒心的消费环境。
他介绍,截至11月17日,全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通过全国12315平台共受理/立案食品药品投诉、举报9273件,其中投诉8660件、举报613件,办理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1万元,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
线上线下联合共治
保障外卖安全可控
近年来,随着网络外卖订餐的不断普及,城市食品安全管理也面临新的压力。如何深化外卖食品安全管控?记者日前从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该局正在加速推进监督抽检体系的深化,通过与美团、饿了么平台协作,对入网经营餐饮主体实施线上线下联合共治机制,全面提升全市的餐饮安全质量水平。
从今年以来的食品安全投诉案件数据统计上,可以看出网络订餐整治工作的迫切性。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在今年前10月,全市12315平台共计收到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投诉举报1380件,涉1200家餐饮店,投诉举报的问题大多数跟食品安全有关。例如超范围经营,没有冷食类资质却从事冷食类食品制作;食物有虫子、蟑螂、钢丝等异物,有异味甚至发臭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新的时代背景下,监管机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钟喜源介绍,安全是基础也是目的,全局的监督管控工作也将围绕这一目标推进。应对网络订餐的新形势,他表示该局将不断摸清底数,从线下的源头和线上渠道“双管齐下”,守好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关”。
“市民享受网络订餐带来便利的同时绝不能损失安全,必须强化监管体系,解决外卖安全的难题。”钟喜源介绍,在实施“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全面压实餐饮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同时,该局8月以来专门组织各县(区)局开展网络订餐、外卖厨房专项摸排检查,对不合格餐饮食品及主体企业予以严厉查处。
值得注意的是,该局还将依托网络订餐实体店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抽检,利用风险分级系统实施分级管理。例如,对于订单量靠前的,或者上一年度被投诉两次及以上的、上一年度因违法违规被立案查处的实体店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并适当增加抽检批次;对违法违规、投诉多的实体店提高风险等级,加大日常监管频次。
在备受关注的线上监管机制搭建层面,该局将持续推动与美团、饿了么两大网络订餐平台合作开展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行动,加速与平台建立起对入网经营餐饮主体的线上线下联合共治管理机制。与此同时,该局还将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力量推动“社会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餐饮企业和订餐平台齐参与,让餐饮行业接受监管部门线上智慧巡查、接受公众网上监督。
“餐饮企业不规范、卫生不达标被查处过,网络订餐平台上一目了然;选取时段开展线上巡查和面向公众开放,餐饮企业后厨状况尽收眼底。”钟喜源介绍,企业的违规行为全部留痕,企业的经营行为被公众监督,违规必查、违法必究,让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真正落到实处,市民的餐饮安全质量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