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了解量子纠缠现象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量子”。我们都知道宇宙万物都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它们构成了各种常见的物质,四种基本力也是由基本粒子传递的,可以说,宇宙是由基本粒子塑造的。
(相关资料图)
而量子则不是任何基本粒子,而是一个“概念”。量子是指“当一个物理量具有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单位时,这个物理量就被量子化了”,也就是说,量子是指最小尺度的物理量,而量子力学则是针对最微观物理量的粒子运动规律。因此,可以说,量子力学是研究宇宙中物质最本质、最基本状态的学科。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根本无法接触到量子层次的现象。
什么是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是一种令人惊叹的现象,它指的是在由两个或多个粒子组成的系统中,即使这些粒子在空间上彼此分离,它们仍然能够相互影响。就像我们常说的“心灵感应”,两个人不用接触就能互相影响。但是,这种现象并不传递信息,因此不违反物理定律。
自从物理学诞生以来,关于“超距离作用”是否存在的争论就一直存在。一些物理学家在解释一些现象时,假设存在某种超距离作用,但更多的科学家不认为超距离作用是存在的。爱因斯坦也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但量子纠缠却是一种现实存在的超距离效应。
量子纠缠有多神奇呢?比如,有两个量子,一个在地球上,一个在月球上,改变一个量子的状态也会改变另一个量子的状态。而且,这种变化是瞬时的,并且忽略了时间,就好像超光速一样,而相对论并未限制光速。但是,由于信息传递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因此量子纠缠并不违反物理定律,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很好地描述这种现象,也许等到科学研究能够进一步发展后,人类才可以更为严谨地描述这种现象吧。
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辩论
提到量子纠缠,那么就不得不了解一下20世纪的“科学大战”了,对历史和物理学有所了解的同学应该知道,20世纪可以说是人类物理学飞速发展的时期。
你应该读过这样一首英国小诗:
“一粒沙组成一个世界,一朵花组成一个天堂;双手捧着无限,一瞬间就是永恒”。
人们惊叹于这首诗的想象力,但如果回到1913年,28岁的丹麦青年玻尔很可能会告诉你:一粒沙,一个世界,这是真的。打个不严谨的比方,如果一个原子的粒子放大10的30次方,就相当于一个银河,一个原子包含了整个宇宙,是宇宙的“全息胚胎”。这一年,玻尔提出了令人惊叹的原子结构模型,宣告量子力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他创立了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成为整个欧洲的学术中心,凭借这一成就,玻尔成为了早期量子世界的“三巨头”,这三巨头分别是:
普朗克、爱因斯坦和玻尔。
接下来是玻尔和爱因斯坦之间的辩论,这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辩论之一。1927年10月下旬,索尔维会议召开,这里汇聚了诸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普朗克、玻尔、薛定谔、海森堡等众多著名科学家,他们被拍成一张合影,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智商最高的合影”,其中有1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这场辩论分为三个派系:哥本哈根派,以玻尔为首,波恩、海森堡、泡利等的支持者;爱因斯坦派,支持者有德布罗意、薛定谔等;检查派,暂且略过。于是,这场前沿物理问题的辩论演变成了爱因斯坦与玻尔的对决,持续了将近30年,直至两人相继死去。
对科学发展的正确认识
那么说回我们现代的科学发展吧,新时代的发展,总是离不开那些看似荒谬、让人难以接受的理论。然而,真理总是有限的,一旦脱离了适合这个道理的环境,就必须找到新的规律。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本质上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借助以往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身,并尝试利用这些规律来实现更快的发展。
尝试接受这些看似荒诞又极具突破性的想法,可以帮助我们早日冲破时代的禁锢,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历史上的例子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在启蒙运动盛行的年代,人们更倾向于神学思考,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或者说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是一张平面画纸,全人类生活在上面。当时,大胆提出预演理论的科学家们被认为是疯子和无知,一不小心就会有生命危险。直到现代科学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相信科学研究成果,理解科学思想,大众对世界的认知才逐渐回归到相对理性的状态。但是,此时,人类社会又倾向于另一个极端:人们开始过度相信科学,试图消除他们以前接触过的所有教育和思想,认为与宗教、伦理有关的世界观是不正确的,不应该存在于这个社会。
事实上,科学思维与所谓迷信的传统观念一直在较量和挣扎,它们之间不能完全分清是非,更像是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朋友。正是因为这两个念头只有不断地质疑对方,我们才会不断地探索自己现在的生活,努力用事实来证明真相。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生活中的基本逻辑有更加清晰的认识,科学的发展也开始朝着探索未知事物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以往很少涉及的领域,也没有太多详细的实验数据或史料支持。因此,我们应该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表现出更多的包容,允许人们提出新的假说和思考方向,为探索自然界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而最近几年,由于量子领域的种种研究有了一定的突破,可以说是与古人信奉的宿命论达成了一致,但是,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我们还是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不要轻易陷入认命的误区,没有人愿意接受命运的悲惨发展,不管今生命运是否已成定局,我们都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遇到重大抉择时慎重考虑,才能让今生无憾。
量子纠缠现象,揭示了哪些自然界的真相?
量子纠缠理论的证实不仅为量子力学提供了重要的验证,也给自然界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它让我们认识到,
物质世界不仅仅是由孤立的粒子构成的,而是由相互联系的物质组成的;物理现象不是由局部因果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全局连贯性决定的;自然规律不是从经验和逻辑推导出来的,而是通过实验和数学来描述的。
那么,这时候一定会有朋友想要提出这样的疑问:量子纠缠理论的证实能否让“封建迷信”科学化呢?
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两个假设:一是“封建迷信”中的一些现象可以用量子纠缠来解释;二是用量子纠缠来解释就等同于科学。但很可惜的是,这两个假设都是有问题的。首先,封建迷信中有没有一些现象可以用量子纠缠来解释? 这取决于它的确切含义。 如果指的是一些超自然或超感官现象,比如心灵感应、通灵、预知、遥视、遥感等,那么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这些现象是真实存在的,更不用说有任何理由认为它们与量子纠缠有关了。即使假设这些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与量子纠缠有关,它们也必须满足量子力学和物理定律的约束。比如,两个人之间传递信息,或者影响对方的状态,都不能简单地依赖于他们之间某种神秘纠葛关系的存在。
由于量子纠缠本身不能传递信息或影响,因此要想利用它来传递信息或影响,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首先,必须能够控制和操纵自己的纠缠粒子,能够随时测量或干扰它们,并且能够将自己的纠缠粒子与环境中的其他非纠缠粒子区分开来,保护自己拥有的纠缠粒子免受环境干扰和噪音的影响;其次,必须能够确定他们拥有的纠缠没有与其他任何人或任何共享的东西共享,并且能够排除任何其他可能导致相关性或影响属性出现在测量结果中的东西;最后,必须能够通过某种方式(例如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传达额外的信息,以便协调彼此测量时使用的外观或角度,并根据彼此的测量结果进行解码或编码。只有满足这些条件,量子纠缠才能被有效地用于传递信息或影响彼此的状态。
量子纠缠理论的验证能否让“封建迷信”科学化?
用量子纠缠来解释“封建迷信”,是否算作科学?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科学化不仅仅是将一些现象用科学的概念来包装,更需要
可重复、可验证、可预测、可解释、可扩展和创新的特征。
如果一些现象仅仅在特定情况下发生,没有任何客观证据和理论支持,即使用量子纠缠这种看似复杂的概念来解释,也不能说是科学的。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量子纠缠理论的验证并不能否将“封建迷信”科学化。 量子纠缠理论建立在实验和数学基础上,揭示了自然界中存在着超越经典物理学范围的波动现象,为人类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开辟了新的道路。
然而,一些“封建迷信”所涉及的超自然或超感现象,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表明它们确实存在,更没有任何合理的机制表明它们与量子纠缠有关。 即使假设它们真的存在,与量子纠缠有关,也必须符合物理定律和数学规律,并经过严格的验证和检验,才能称之为科学。
总而言之,量子纠缠理论并没有让“封建迷信”科学化,而是让我们对自然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精准、更精彩的认知。量子纠缠理论是一门科学理论,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研究和应用。另一方面,“封建迷信”是一种非科学思想,需要用批判的眼光和理性的判断加以辨别和抵制。
我们不能将量子纠缠理论视为一种神奇的魔法,也不能把“封建迷信”看作是一门潜在的科学。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用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来改善人类社会的福祉,对此,你怎么看?
来自:
萌萌知识馆
关键词: